材料图:不动产权证书。记者 邱宇 摄
客户端北京8月6日电 (记者 邱宇)7月下旬,武汉多名业主维权,抗议某楼盘开发商在公摊问题上玩猫腻。
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,有业主反应,该楼盘开发商对电梯、走廊等公摊面积也按室内精装价收费,且价格虚高。一套125平米的房子,精装修标准是2500元/平米,公摊比例为28%,这样一算,每套房子通过公摊多收了8万多元。
事实上,公摊问题积弊已久。近年来,随着房价上涨,部门开发商趁机推高公摊比例。
住房公摊面积的存在是否公道?这里面开发商又有哪些猫腻?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。
公摊面积是什么?
买100平米的屋子,成果实际住进去只有70平,这凭空少了的面积就是公摊面积。
依据2000年开始实行的《房产测量标准》,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有:
1、电梯井、管道井、楼梯间、垃圾道、变电室、设备间、公共门厅、过道、地下室、值班警卫室等,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 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,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。
2、共有建筑面积还包含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,以及外墙(包括山墙)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。
这象征着,不仅电梯、楼道、门厅,甚至门口警卫室的一部分面积也要由购房者买单。

公摊占比一直攀升,甚至超过使用面积
谁都不盼望房子的公摊面积太大,这里就波及到公摊系数的概念。
举个例子,翻开房本,上面写着“屋宇建筑面积:84.47?;专有修筑面积(应用面积):63.43?,摊派建筑面积:21.04?”。但并不昭示,公摊面积都在哪些处所。公摊系数就是用分摊修建面积除以专有建造面积,数值是0.33(即33%)。
旭辉团体北京区域事业部设计管理部高等经理刘嘉告诉记者,住宅的公摊系数个别在0.180.25,贸易用房普通在0.30.4,这些数据来自测绘公司的教训值。
但近年来,跟着房价上涨,公摊系数也敏捷攀升,局部住宅超过了30%。2010年,山东某楼盘推出后的公摊系数甚至超过52%。去年,南京某商住公寓一些户型的公摊面积居然比套内面积还大,得房率只有42%。
而问题在于,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公摊系数设定上限。

猫腻一:做至公摊面积
一线城市四千多户楼盘,靠公摊面积可多赚千万
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先容,开发商在办理房产证前,要请测绘公司去实地丈量,随后出具测绘结果讲演,里面有具体的建筑面积、套内面积、公摊面积情形,并将其交给开发商。
也就是说,测绘企业跟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公摊面积都在哪些地方,最为清晰。但问题在于,开发商并不会把这份有详细公摊情况的测绘成果呈文交给购房者。
事实上,国际上基础是按实际使用面积计算房价的。为何海内要采取包括公摊面积在内的建筑面积计算呢?
“按实际使用面积来算的话,开发商没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。”上海翊尧建设工程技术检测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平说。
他说,购房者可以很轻易地测出实际使用面积,却无奈测量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少。开发商可以在第三方测量时与之达成默契,在公摊面积的大小上做文章。房价这么高,哪怕每户多分摊零点几个平米,一个几十万平米的名目,就会多出许多钱。

举个例子:
易居房地产研讨院的百城住宅价格报告显示,6月,一线城市4万元以上均价水平持续了15个月,二线城市1.2万元以上均价水平连续了12个月,三四线城市1万元以上均价程度则持续了10个月。
如上图,以一线城市某楼盘举例:共有4148套房,以均价4万元/平米计算,假设开发商每套多算0.1平米的公摊面积,那么全部楼盘就可多赚1659万元。
猫腻二:反复公摊、重复收钱
消防应急场所变停车位,又可多赚千万
到底哪些属于公摊面积?其内容的不清晰也给了开发商钻空子的机遇。
你为公摊面积买了单,就领有其所有权和使用权。但公摊切实是形形色色,加上开发商很少明白公示,购房者基本不晓得哪些公共面积是本人的,更别提使用了。
“比方,有些小区的消防应急场合等区域已经被算作公摊,却又被划成车位再次发售,这属于重复公摊。”山东名仕宜居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清华说,这样的车位没有产权,只能使用,不能转让。
他说,这类车位在小县城能卖到10万左右,在省会城市能卖到20万。一个中型社区,假如开发商想在这方面做四肢,地下能划出几百个车位,地上也有多少十个。

以北京为例:
据北京青年报2017年的考察报道,北京五环及五环以外的一般住宅小区地下泊车位的售价(含二手车位)在15万至20万元/个之间;四环到三环间的车位根本在15万至30万元/个之间。
如果开发商违计划出100个车位,每个卖20万元,一个小区就可赚2000万元。实际中,良多小区的车位价钱要比20万高。
猫腻三:业主的公摊面积被拿去牟利
小区广告收入返给业主,可少交一半物业费
王清华说,还有一些被算作公摊的物业用房,按情理是业主所有,物业公司应当向业主缴纳一部分费用,但事实中很少有人会这么做。
“小区电梯、楼道、门厅的一些广告位,也是业主所有,前期开发商或后期物业公司接收后出卖广告位牟利,岂非不应该向业主交钱吗?”他说。

在某广告交易平台上,社区的广告地位五花八门。社区出进口、电梯间、电梯门口、社区灯箱、社区户外、停车场、停车场道闸、单元门禁机屏、楼房墙体等都可设置广告位或广告屏,通过投放广告赚钱。
记者留神到,不同城市的不同广告位置价格差别很大,而一线城市则多在千元起算。例如,北京中高级社区出入口动感灯箱报价为6000元;北京道闸起落杆媒体位则报价1800元,请求30框起投,最短宣布周期一月。
王清华以为,一个中型的高端社区,如果把广告的收入反馈给业主,业主实际缴纳的物业费实在能够减少50%。
争议一:
是否应该为公摊支付取暖费?
还有一点疑难是,购房者是否应当为公摊面积支付取暖费等用度。
目前,取暖费、物业费等都是按建筑面积来计算的。也就是说,购房者不仅要为房子里的实际取暖面积交钱,还要为电梯、管道、楼梯、装备间、门厅、地下室和门口的警卫室交取暖费。
对此,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央主任楼建波建议,每年颁布的价格都应该告知大家是怎么测算的。公布的每平米多少钱,是包括公摊的产权证的全体建筑面积,还是不包括。如果价格形成透明,公摊是否算入,不是根本的问题,症结仍是要迷信、透明。

争议二:
有无可能取消公摊?
随着房屋精装修政策乃至将来房地产税的出台,都会见临按哪种面积收费的问题。既然公摊缺乏尺度、治理凌乱,未来购房时,是否有可能只看套内实际使用面积呢?
其实早在2002年,重庆就以地方式规的情势,首次对商品房的计价方法做出划定:商品房现售和预售,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根据,商品房交易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该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。
近几年,为回应大众诉求,广州、北京等地也开端呈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摸索。
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认为,对公摊面积的计算和管理,其实是很简略的问题,在政策和技巧上都能做到,但问题就在于交易的信息是否透明,开发商是否乐意公然详细的公摊内容、是否有虚报公摊面积的嫌疑。
“倡议撤消公摊,依照实际使用面积来盘算房价,这样购房者能更明白清楚。”他说。
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核心主任楼建波说,一套房子的总价是固定的,如果按照套内面积来算,那么每平米的单价必定会有所进步。其实无论按哪种方式,最要害的是把标准制订清楚,能让人看得明确。
楼建波提议,在现有购房方式下,给开发商或代办销售中介一项强迫任务,即向购房者明示“到底分摊了哪些面积”。(完)